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就在疫情开始之前,非联盟航运公司在亚洲-北美西海岸贸易航线上平均每周提供16000个标准箱。
这家丹麦海事数据分析公司指出,在疫情爆发时,这一数字降至每周1万标准箱,随后随着非联盟承运人向贸易航线投入运力,这一数字急剧上升至每周4-5万标准箱。
就每周在贸易航线上部署的总运力的市场份额而言,非联盟航运公司从疫情前的10%增加到高峰期的15%左右。
随着运价开始正常化,运力在2022年逐渐恢复,非联盟市场份额也开始下降。
实际上,在202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的份额已经回到了10%的水平。如下图所示:
来源:sea-intelligence.com,sunday spotlight,第616期
上图所示的数据是基于三周的滚动平均值,以消除最严重的波动,并更好地确定潜在的趋势。
“如果不这样做,在几周内,非联盟船司将提供超过20%的市场容量,”海洋情报指出。
从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的整个时期来看,运营商之间的规模存在明显差异,万海、美森和sm line的规模明显大于其他非联盟运营商。
sea-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艾伦•墨菲(alan murphy)指出:“如果我们观察一段时间的发展,就会发现这种模式变得有点复杂。”
墨菲解释说:“例如,万海对最初的疫情冲击反应非常强烈,一旦市场收紧和运费上涨,反应也同样强烈。sm line表现出了与万海相同的行为元素,尽管程度不同。
到2023年,sm线的运力将持续超过万海。
话虽如此,在运价鼎盛时期进入市场的大量新航运公司,也大多同样迅速地退出了市场,因为2023年的情况已经趋于正常化。”
美国无法海运的船只叫什么(美国有多少海运船只)台湾船司与政府部门联手招聘船员普惠制是什么意思?普惠制原产地证书签发调整跨境电商如何实现跨境物流出口全过程的高效管理?电子烟怎样邮寄到国外?245mm是多少厘米(245毫米等于24.5厘米)美国FBA海运走美森快船能不能走大件货物?个人寄国际快递哪家好